7月29日,由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承擔的雲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高品質特色速溶茶加工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啟動,雲南農業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基地落戶下關沱茶(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的啟動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的掛牌,將加速實驗室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為破解雲南夏秋茶產能過剩與低值化難題探索新的路徑,推動雲南茶產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雲南農業大學趙明教授介紹,“高品質特色速溶茶加工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將聚焦雲南茶產業核心痛點夏秋茶產能過剩與低值化問題,以雲南大宗茶葉為原料,依托中國農科院茶葉所、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茶葉精深加工技術,集成建立高品質速溶茶加工技術體係,研究開發冷溶型、花香型及彩色速溶茶產品;依托滇西香格裏拉、麗江、大理等國際旅遊目的地資源,延伸開發茶飲料、瓶蓋茶、彩色茶、茶食品、新茶飲等特色茶葉文旅產品,構建“茶葉+”產業生態,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下關沱茶(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褚九雲高級工程師介紹,公司沱茶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公司投資3億餘元建成銀橋現代化新廠區,並獲評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基地,這為茶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持續強化科研支撐體係,公司成立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擔任名譽院長的中國(下關)沱茶研究院。2023年,公司聘任雲南農業大學趙明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科研能力實現新突破:2023年參與雲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雲南藥食同源資源功能因子挖掘及產品研發”,成功開發4款藥食同源調味茶;2024年獲批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下關沱茶清潔化發酵技術應用研究”,建成中試機械化發酵生產線年獲批雲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高品質特色速溶茶加工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將致力於研發以高品質(高香、多彩)、便攜消費(冷溶)速溶茶為載體的特色即飲茶產品,帶動傳統茶葉消費,助力茶葉產業和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目前,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引進了趙明教授團隊的專利設備《一種普洱熟茶發酵箱》,並集成清潔化發酵技術,正在建設普洱茶清潔化發酵示範線,推動傳統工藝向機械化、標準化升級;引進趙明教授團隊的發明專利《呈果香的富含降血壓成分-氨基丁酸的茶葉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基於該專利開發的-氨基丁酸助眠茶與降壓茶已完成中試生產與市場評估,產業化前景廣闊。在前期轉化應用這兩項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公司申請成為雲南農業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基地。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化,雙方將采用“企業命題、科研攻關”的模式,構建以產業化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係,加速實驗室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百年下關沱茶的科學研究和創新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力,推動雲南茶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