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種高品質常溫熟製臭鱖魚的生產方法”獲美國專利商標局授權,並成為全國首個針對徽州臭鱖魚精深加工領域的國際專利合作條約發明專利。 該專利是由黃山學院、黃山市漁政漁船漁港監督管理站(黃山市水產站)、黃山徽母實業有限公司聯合研發,黃山學院博士吳永祥為第一發明人。 作為徽州傳統美食的代表,臭鱖魚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但長期以來,其精深加工技術和標準化生產一直製約其走向更廣闊市場。 2017年,吳永祥博士牽頭組建了黃山學院臭鱖魚科研創新團隊,先後獲批為安徽省科技特派團、安徽省鄉村振興協同技術服務中心、徽派預製菜與功能生物製品黃山市技術創新中心。 “這種方法不僅具備優異的微生物殺滅效果,還有效延長了產品保質期,使臭鱖魚可在常溫下儲存9個月,並顯著提升了加工品質。”吳永祥告訴記者,科研創新團隊成功研發了植物抑菌組合液聯合溫和熱處理的殺菌方法,通過解凍、清洗切丁、抑菌去腥鎖鮮浸泡、低溫風幹、油炸定型、殺菌等一係列加工流程,成功製備出高品質常溫熟製臭鱖魚產品。今年1月,該專利已獲國內授權。 “此次發明專利的成功授權,不僅標誌著徽州臭鱖魚在高端綠色食品領域的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更為其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黃山市徽州臭鱖魚產業協會高級顧問楊永生表示,該專利將為鱖魚深加工產品出海提供標準規範,助力徽州臭鱖魚這一傳統美食在國際市場上綻放光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